一、申请主体资格方面
1)企业性质不符要求。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内资公司,外资成分有严格限制,若存在外资参股等不符合内资要求情况,无法申请,要确保企业股权结构符合相关规定。
2)经营范围未涵盖相关内容。企业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与互联网数据传输、内容分发等相关表述,若无此类关键内容,不符合申请基础条件,需先变更经营范围。
二、人员配备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缺乏足够数量的网络技术、运维等专业人员,比如缺少熟悉CDN网络架构搭建、优化以及故障排查的专业人才,在申请审核时易被判定不具备开展业务能力,需按要求招聘补足。
2)人员资质不达标。相关岗位人员未取得对应行业认可的技术资质证书,像网络工程师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缺失,会影响申请通过,要督促人员考取相应证书。
三、材料准备问题
1)网络技术方案不完善。比如网络拓扑结构描述不清,节点布局、链路连接等关键环节缺少详细说明,或者数据传输流程不明确,未体现如何保障高效稳定传输,这样的方案难以通过审核,需重新细化完善。
2)安全保障方案缺漏。信息安全保障方案里未涵盖全面的数据加密措施、安全防护手段以及应急处置流程等,存在安全风险漏洞,会被要求整改补充,要确保方案完整有效。
3)材料真实性存疑。提交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基础材料,若存在伪造、篡改情况,一经查实,不仅申请会被驳回,还会面临严厉处罚,务必保证所有材料真实可靠。
四、申请流程问题
1)申请渠道选错。未按规定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申请或者前往省级通信管理局指定窗口线下申请,而是选择了非官方认可的途径,导致申请无法被受理,要严格按要求选择正确渠道。
2)提交时间不合规。未在规定的工作日、工作时段内提交申请,或者错过特定业务集中受理时间,只能等待下次合适时机再提交,要关注官方通知把握好时间。
五、后续跟进问题
1)未及时回复补充要求。审核过程中若被要求补充材料或者对某些问题进行说明,若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申请会被搁置甚至驳回,需密切留意并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