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
1. 确定企业资质:确保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涵盖CDN业务相关内容,如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等。企业注册资本需符合要求,一般不低于规定金额,且股东架构清晰,无不良经营记录。
2. 组建专业团队:招聘或调配具有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包括至少一名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负责人,数名技术骨干熟悉CDN技术原理、网络架构等知识,以及专业的客服人员能够处理用户咨询与投诉。
3. 购置技术设备:采购充足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配置应能满足业务需求,如具备高性能CPU、大容量内存和存储。搭建稳定的网络架构,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确保数据传输安全与稳定。
二、材料准备
1. 企业基本材料: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等。复印件需清晰可辨并加盖企业公章,公司章程应反映企业的运营规则与股权结构。
2. 人员资质材料:提交管理人员简历与资质证书、技术人员学历与职称证书、客服人员培训记录等。技术人员需具备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如网络工程师职称等。
3. 技术设施材料:准备网络节点分布图,标注各节点的详细信息。提供服务器清单与配置说明,包括品牌、型号、数量等参数及采购合同。附上技术系统测试报告,展示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缓存命中率、分发速度等测试结果。
4. 网络安全材料:整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文档,涵盖人员、数据、设备等安全管理细则。提交安全技术应用清单与说明,如防火墙品牌与功能介绍等,并提供采购合同。提供安全审计报告,反映安全审计的情况与整改措施。
三、申请提交
1. 网上申请:登录当地通信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进入经营性CDN许可证申请系统。按系统要求逐一填写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信息、技术设施信息、网络安全信息等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纸质材料提交:将准备好的纸质材料按照规定顺序装订成册,提交至当地通信管理局指定的受理窗口。材料需一式多份,具体份数根据当地要求确定,同时提交材料清单目录以便审核人员查阅。
四、审核与反馈
1. 初审:通信管理局收到申请后,对材料的完整性与合规性进行初审。若发现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将通过电话、邮件或系统反馈等方式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重新提交。
2. 实地核查:初审通过后,可能会安排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办公场地、技术设施、人员情况等进行实地核查。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相符。
3. 终审与领证:经审核无误后,通信管理局进行终审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若批准,企业将收到通知并领取经营性CDN许可证;若未批准,企业可根据审核意见进行整改后再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