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资质不符:申请ICP许可证的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内资企业,外资占比过高则不符合要求。部分企业因股权结构复杂,存在外资隐形入股情况,导致审核时被判定资质不符。例如一些新兴互联网企业在多轮融资后,未仔细梳理股权结构,引入了外资成分而不自知,从而影响申请。
2. 网站内容违规:网站内容不能涉及违法信息、虚假宣传或违反公序良俗等。一些网站在申请前为吸引流量,发布未经证实的医疗保健功效信息或低俗内容,这会使申请被驳回。同时,网站若存在大量抄袭、侵权内容,也不符合要求。比如某些资讯类网站大量转载他人文章且未获授权,在申请时就会遇到问题。
3. 服务器设置问题:申请ICP许可证要求服务器放置于国内。有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服务器架设在国外,这是不被允许的。还有部分企业虽使用国内服务器,但未与服务器托管商签订规范的托管协议,协议内容缺失必要信息,如服务器IP地址范围、托管期限等明确条款,影响申请进程。
4. 申请材料不全:
o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不清晰或未加盖公章,导致无法核实企业基本信息。
o 法人身份证明文件缺失或不符合规范,如身份证复印件模糊、过期,缺少法人签字等。
o 网站域名证书信息不准确,域名所有者与申请企业不一致,或者证书已过期未及时更新。
o 公司章程未提供或提供的版本未涵盖股权变更等关键信息,无法完整呈现企业组织架构与股东权益情况。
5. 人员社保缴纳不合规:部分地区要求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在本企业缴纳社保一定期限。有些企业存在社保缴纳中断、未按规定基数缴纳或人员社保挂靠在其他单位等情况,导致申请时社保材料不达标。例如某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社保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代缴,但代缴关系不清晰,材料无法证明其与本企业的真实雇佣关系。